──結伴同行也很好,一個人也可以隨時出發。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出國帶回!所以更值錢?

因為我是個不好惹的人,通常不會有太多人在我出國時托買東西。
但若是我說了「我會幫你買」,我就會放在心上,使命必達。
我不想幫你帶,就會直接說「不太方便買」。

而不是胡亂答應了,回來時才說「沒有空」、「沒看到」、「忘記了」,讓人家空歡喜一場。

前提是:
你要買的東西台灣買不到,或是價差非常大,而且不難攜帶。

有些液體類的東西很重,這所謂的「重」不僅僅是「回國時拉行李的重」,也是「提著東西在外面奔走一天」的重。因為我是自助不是跟團,不是把行李丟車上就行了。
只要台灣有賣的東西,即使在台灣會賣得貴一點,連我自己都懶得當馱獸、直接在台灣買了;卻還是有人會要我買回那些「重,也沒便宜多少的東西」。

即使我體壯如牛(這是事實)幫你扛了,托運行李的重量限制也很嚴格,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而且,如果你曾仔細比較過的話,像是雪肌精或 Albion 這類「你以為在日本會比較便宜的東西」,其實價差並不大,台灣百貨公司週年慶時甚至更便宜。
日本只是新東西出的比較快而已,但通常沒過幾個月,新產品就會在台灣上市。

新產品也未必比較好用,我總覺得很多產品還是 classic 的最好,之後出的什麼加強版或是美白版都很雞肋。
又或者,你是牛爾老師,抱著神農嚐百草的心情,一定要搶先試用最新的產品?

曾有人固定要我去日本買花王的牙膏,一買就是六七條(我不想知道這牙膏究竟有多好用,刷了是會多長兩顆牙嗎);以及很多人一定要買「極潤」(即使台灣買得到了,還是覺得日本的比較讚);還有人要求各式各樣的防曬乳與洗面乳,因為在日本買的是「日本製」,台灣買的是「大陸製」或「越南製」。

UNIQLO 在台灣開店開成這樣,在台北的密度大概已經不輸日本一些鄉下城市了吧,仍會有人托買。若是買一些日本限定的產品我覺得很OK,但你都已經去台北的店家試穿過了,為什麼不立刻買呢?還要我去日本找件一模一樣的回來,我去時發現那個款式早就已經在日本下架了(UNIQLO 推陳出新很快的),這時我就會懷疑,你只是想整我而已。

另一個禁忌是,不接受模稜兩可的說明。

例如:「你在那裡有看到好看的墨鏡,就幫我買一支回來。」

請問,你覺得的「好看」跟我覺得的「好看」,會一樣嗎?

但,這種人通常就是隨口說說,所以回國時我也就隨便回答:
「啊,我有幫你注意墨鏡了,但都沒看到適合你的耶。」

或者是,指著雜誌上某一款包包對我說,「今年好像很流行這種包包,可以幫我買一個嗎?」

你覺得的「這種」,究竟是哪一種?對我來說,哪裡有分店價錢是多少甚至有哪幾種顏色幾種尺寸我都可以幫你查到好,但請你給我正確的品牌和型號好嗎?

還有一個是最終極的大絕招,就是...

「你要去○○國啊,那裡有什麼好買的嗎?幫我帶一些回來好嗎?」

...那裡的空氣很不錯,我會幫你帶一些回來。



後來我發現,會這樣亂下 order 的人,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那樣物品,他們只是想得到一個「國外帶回來的東西」而已。

因為是「國外帶回來的」,所以感覺比較值錢。
即使在台灣就有一模一樣的東西。
即使在台灣就有,而且還比較便宜。
即使這東西,在台灣根本用不到。


我去加拿大的時候,拜託長居溫哥華的 Nicole 一定要帶我去 Roots。
她跟我說這牌子在加拿大也不算便宜,但我就是不相信。
她帶我去了好幾家分店,Outlet Factory 也去了,才發現這牌子在專賣店裡就是貴,在 Outlet 的東西就是醜。
仔細想想,我也從沒穿過這牌子的衣服,想要買的原因,就只是因為「它是加拿大的牌子」而已。

最後,我一件也沒買。

Nicole 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完全不會被「去○○國必買什麼」這類情報所左右。

我說她去日本五天回來一定會花很多錢,結果她購物方面只花了台幣兩千多塊。
她說:「又沒什麼好買的,那些東西台灣都有啊!」

我去韓國時,失心瘋想要搬泡麵和泡菜回家,她鐵口直斷:「你有病嗎?這些東西 Costco 都買得到好嗎?」

我覺得我以前真的有病,好幾次出國前都會擬好圖文並茂的購物清單,以免自己漏買了什麼東西。

但我知道,病得比我嚴重的人,非常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